玩过质量效应1的都知道,游戏里有个特别纠结的选择——要不要救那帮高高在上的理事会成员。每次重玩到这段剧情,手指头悬在按键上就是按不下去。质量效应1理事会救不救这个经典难题,表面看是救不救几个NPC,实际上把我们扔进了道德泥潭里打滚。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个选择背后那些弯弯绕绕。
1.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隐藏代价
①选救人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特高尚对吧?但仔细想想,舰队调去救议会就得放弃外围殖民地。赛伯鲁斯档案里记载着,至少有六个 frontier world(边疆星球)因为防御空虚被海盗血洗。我们救下五个穿西装的政客,代价是几千个平民的命。
②游戏里乌迪纳大使说"议会代表文明秩序"可质量效应宇宙哪来的真秩序?突锐人把克罗根当武器用,阿莎丽人搞了几千年秘密政治。救下他们不过是让旧秩序多喘几口气,收割者该来还是得来。
③最讽刺的是救了议会反而坏事。二代里议会死活不信收割者存在,要是当初让他们死在霸主手里,说不定各族能早点团结备战。有时候仁慈反而耽误大事。
2.数字不会说谎的冰冷逻辑
①游戏内计时器明明白白:救议会要耽误217秒。这三分多钟里神堡防御阵地崩溃七处,沃勒人商队全灭,突锐舰队损失三成巡洋舰。代码里藏着的数据不会骗人。
②军力对比更残酷。议会舰队当时只剩12%战力,而霸主带着完整一支分舰队。拿精锐部队换几个文官,这买卖放现实里早被军事法庭枪毙十回了。
③从后续剧情看,无论救不救议会,神堡重建进度都是78%左右。区别只是活下来的是老官僚还是新官员,对大局影响微乎其微。
3.薛帕德到底该听谁的
①安德森说救人是"星联的义务"这位老哥自己都被议会坑过。他劝我们救议会时候,眼睛盯着的是政治加分,不是战略利益。
②乌迪纳更扯淡,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。二代邮件显示,他拿救议会这事换了多少贸易特权,真正在乎平民死活的反而是一贯强硬的哈克特上将。
③最该听的其实是贾科沃斯。老突锐那句"不是请客吃饭"理不糙。他反对救人时根本不在乎什么外交影响,纯粹从战场态势出发。
4.那些制作组埋的彩蛋
①要是带着莱克斯完成议会任务,克罗根会嘟囔"救突锐人?我疯了吗"这行对话触发率只有17%,多数人第一次玩根本注意不到。
②选择不救议会的话,神堡纪念墙会多出二十三万个名字。走近了能听见阿莎丽牧师念经,背景音效里混着人类的抽泣声。
③最绝的是三代存档继承时,救议会选项会关联到五个支线任务。但要是当初没救,反而能解锁六个隐藏任务,包括突锐敢死队的特别行动。
5.我们到底在纠结什么
①说穿了不是选A或B的问题,而是没法接受自己不是英雄。游戏给了我们当救世主的机会,可现实往往需要脏手。
②救议会就像往火场里冲,看起来很英勇,可能只是满足虚荣心。真正的勇气有时候是看着某些东西烧毁,为了保住更重要的。
③最难受的是无论怎么选都会后悔。救了觉得对不起殖民地,不救又梦见神堡的烟火。这种如鲠在喉的感觉,恰恰证明这是个好故事。
《质量效应》最伟大之处,就是让我们在虚构世界里体会真实的道德困境。
理事会救不救从来不是简单的二选一,而是逼着我们想清楚:到底愿意为"正确的事"多大代价。通关十次后突然明白,制作组根本不在乎我们选什么,他们只想看我们在按下暂停键时,脸上那种挣扎的表情。